新闻资讯 news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速记

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速记

发布时间:2023/02/24 新闻资讯 浏览次数:456

2023年2月24日,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”有关情况。以下为北京速记整理节选:

记者提问: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,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做了许多的部署,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,请问在基础研究方面,目前进展如何?另外,下一步怎样更好地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,谢谢。

科技部部长王志刚:我们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基础研究,党的十八大以来,这件事情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。总书记曾经说过,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,是所有技术问题的一个总开关。中国现在基础研究本身我们一直高度重视,现在我们在很多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,特别十八大以来这十年,在科学技术创新、应用等等方面,都有了很大的进展。

科技部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,我们制订了基础研究十年规划,一方面引导全社会加强投入,政府要加大投入,全社会要加大投入,包括企业,包括地方政府,包括社会力量;也包括捐赠、多元化的加大投入。这些年,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到2022年的1500亿元,年均增长近15%,是整个国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的接近两倍,也就是大家都在增长,但是这个速度更快一些,或者说有它的加速度更快一些。

我国的基础研究也取得很大突破,包括一个是FAST,单口径500米,世界最大的天眼。看到了好几百颗脉冲星,这是过去没有发现的。另外在量子信息、干细胞、脑科学、合作生物学等领域也部署了一批重点项目,并且都有很多很好的成果。量化信息、量子计算、量子通信、量子测量等等方面都有一些成果。这些都在国际第一梯队。

工作中我们也看到,基础研究还是有些难点和不足,这个不足首先是问题,基础研究首先能提出问题,因为基础研究大家都不知道前面是什么,谁能把问题找到,这个问题是个真问题,是个大问题,这是非常难的事情。我们常讲关键不在答案,在于问题,问题提对了,方向才对,如果问题提的不对,或者问题提的不够大、不够准确,基础研究的方向可能就会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,反之,问题提对了,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所以,我们可以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的难题中来提出基础问题,这就叫源头活水。我们也可以凭着个人的想象,好奇心来提问题,这就是自由探索,这两方面要结合。但是为了解决我们国家现在在发展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,这两方面都要重视。但是我们在基础研究方面,要更加从一些重大的难题、短板、困难中间,去凝练科学问题。
当前我们国家在一些方面都有卡脖子的技术短板,这些短板怎么样从源头上找,把它的基本原理、基本方法搞清楚,这就需要我们从基础研究上下工夫。

另外,基础研究还是要发挥优秀团队、优秀人才,这不是简单的靠数量,针对基础研究,从提问题,到提出好的研究方法、好的研究范式,到最后能够解决问题,回答一些科学难题。同时能够就一些方法、规律做出描述,这是需要我们做的。比如能够对当前的疫情,我们怎么做描述,一种是简单的逻辑推理方式,如果把逻辑推理的方式能够用符号来推理,就是用数学来推理,变成一个数学推理式子,可能它的科学性又提升了。所以在这方面要真正有做基础研究的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,以及他们的团队。

所以基础研究,科学家既要有家国情怀,也要有一种能够为回答一些问题、发现一些问题,形成一些规律性的描述,形成一些观点,能够在这方面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荣誉感,荣誉感要在这方面体现出来,并且在几年、几十年甚至百年后,大家还记住这些观点、这些公式,这些新的发现,十分不容易。现在为什么记住牛顿、爱因斯坦、巴斯德等等,这些人就是有了新发现,总结了新的规律,找到了新的方法。所以这是基础研究需要的。

基础研究是真正从未知到已知。未知的东西你知道了,不确定的事情你能确定了,这就是科学,是基础研究的重大任务。下一步,我们会按照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方面的重要指示,按照这次中央政治聚集体学习,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,围绕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和前沿探索的一些成果主线,把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和自由探索这三个空间、三个平台都建好。有些是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,有些是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,有些是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,把它们都有这样的舞台,大家尽展其能,发挥自己的想象力,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知识,这个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,也包括在哲学方面、历史方面和其他方面的知识。

一、要加强前沿导向的探索型技术研究,就是往前看,今天我们这一步是踩在这,下一步应该是什么,谁能把握。首先提出,并且为大家所共识,这是非常难的,这就要从零到一。

二、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。中央提出来一些重大战略目标,这些重大战略,科技支撑是必然的,科技支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,要摆在国家中国全局的核心位置。我们国家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强国,除了科技强国要支撑之外,教育强国、航天强国、交通强国等等,这么多强国,但是这些“强国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必须要有人才,有科技的支撑,否则强不起来。所以这方面的战略导向一定要体系化,把若干个珍珠串成一个项链,这件事要做好。

三、加强思想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,要真正在产业,在应用中间发现一些问题,然后在基础上找源头、找答案。找答案、找方法。向科学技术来找,这是我们一个惯性思维,也是一个必然的思维方式。

同时,优化基础学科的布局,哪些是发挥科技的渗透性、扩散性特点,哪些是抵御到了科技颠覆性的特征,把这些要综合起来。同时我们要看,科技真正的希望在青年科学家一代,怎么让青年科学家有更好的机会、更大的舞台,能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,这个聪明才智不是扶上去的,而是在科研实践中,科研的各种活动中间,在科学家的交流中间,怎么样能够挑大梁,能够出大成果,从而得到科技界的认可。

最后想说一下,基础研究是一个潜心研究的过程,所谓讲无人区,基础研究往往往前看是看不到,看不清方向也看不到谁在引领你,这时候路怎么走,这是首先得停下来再看一看、想一想,最后选择自己的路。但看和想对于基础研究的人,就要求他有很深厚的科学功底,很好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法,否则这种看和想是很难的。然后停下来之后,想好了再往前走,有些是探索,当然有时候会遇到失败,这也是很正常的。因为科学技术的研究,特别是科学的发现,很多都在失败,成功的概率很小,所以要准备失败。

从态度和方法上来讲,中国古人有句话讲做什么事情叫宁拙勿巧,所谓拙一点就是下笨功夫,自己跟自己较劲。时间一长,才能拙中出巧,才能出重大的成果。每个人都在苹果树下坐着,但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。每个人都在洗澡棚里待着,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。这实际是长期积累。所以我想拙能生巧。大家更多的关注科技,使科技从年轻的时候,甚至更小,从娃娃就要树立这样一种导向,引导大家学科技、用科技。最后自己成为对科技理解的人,甚至于成为以科技为自己引以为傲的人。

来源:北京速记

姓 名:
邮箱
留 言:
回到顶部